别纠结了,“秋冻”时节就给娃这样穿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2019-10-17 20:24:21    来源:    作者: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 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  又到了乱穿衣的季节,昨天还是短袖,今天就套上了外衫。早晚冻得瑟瑟发抖,中午热得冒汗。这种天气大人还好,小宝宝穿脱不当就容易生病。虽说“春捂秋冻”,又担心把宝宝冻出什么病来。
    这个季节要怎么给宝宝穿衣服呢?今天我们就来说叨说叨吧。
    怎么穿 交由宝宝来决定
    杜绝“有一种冷,叫你妈觉得你冷”!我们小时候就会被家长们吆喝着,穿了一层又一层。轮到自己有宝宝了,不知不觉这个习惯竟也延续了下来。常常在大街上看到大人还是穿着短袖,宝宝却早早穿上了秋装。家长担心孩子被冻到,容易生病,反正多穿一件衣服也没什么,穿总比不穿强。
    到底穿多少呢?
    1岁以内的宝宝,比爸爸妈妈多穿一件;
    1岁以上的宝宝,跟爸爸妈妈穿一样;
    3岁以上的,询问宝宝的意愿添减衣物,如果宝宝不冷,家长也不应强迫,等冷的时候再给宝宝添加就好了。
    穿衣过多,有时比穿少危害更大
    医学上有“捂热综合征”一词,顾名思义,穿得或者盖得过多,导致热量没有办法散出的一系列症状。宝宝被裹在厚厚的衣服里,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,衣服里的温度会越来越高,很容易出现高热、脱水、缺氧、抽搐昏迷,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。
    既然不能穿太多,说明祖辈流传下来的“秋冻”是可取的吗?万一冻出病来怎么办?有同样烦恼的爸爸妈妈可以学习一下洋葱穿衣法。
    没看错,就是那个辣眼睛的洋葱。这也是让爸爸妈妈们注意,在给宝宝添减衣物的时候,要一层一层的来。
    最里层,穿透气排汗的贴身衣物;
    中层,穿保暖效果好的衣物,比如毛衣、针织衫等;
    最外层,可穿防水、防风的外套。
    衣服这样一层一层地穿着,可以让衣服之间的空气更好地流通。不论热了还是冷了,穿脱衣服也方便。
    请收下 秋季的“穿衣法则”
    初秋 温度还是稍高,多在24℃~27℃,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,可以换成长袖、长裤子即可,不一定要穿外套。
    中秋 这个时节温度就稍微低一些了,可以给宝宝加上薄外套或者背心。
    深秋 气温继续下降,宝宝身上的衣物可以增加到毛衣或者薄款羽绒服。
    特别提醒家长们注意,不要给宝宝买带有绳子或带子的衣服,尤其是在脖子周围,这样容易缠到某个地方引起窒息。此外,拉链衣服相对扣子衣服会更加安全。小宝宝爱抠这些有洞洞或者比较小的物品,即使看起来结实,宝宝抠几天可能就掉了,而且容易误食。
    如何判断宝宝冷热?摸后脖颈!
    穿衣法则知道了,怎么判断穿的是不是合适呢?摸后脖颈!
    是的,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摸手脚。有些老人或者没有经验的爸爸妈妈,感觉宝宝的手脚凉就认为宝宝冷。这种做法是错误的,因为宝宝的末梢循环差,所以手脚容易冰凉。
    如果后脖颈摸起来温热,说明衣服穿得很合适;
    后脖颈发凉,说明衣服穿少了;
    后颈出汗了,说明穿得过多。
    别摸露在外面的后颈,要摸被衣服覆盖的地方。
    链接:
    不同衣服增加的温暖值
    送你一份每件衣服增加的温暖值,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:
    厚羽绒服,+9℃
    薄羽绒服,+6℃
    弹力棉背心,+5℃
    厚羊毛衫,+4℃
    棉背心,+4℃
    抓绒衣服,+3℃
    厚棉毛衫,+2℃
    薄棉毛衫,+1℃
    24℃~26℃是穿衣比较舒服的温度。比如说,在20℃的时候,只需要增加一个厚羊毛衫或者棉背心就可以了。
    文/鲍秀兰(北京协和医院)来源:北京青年报  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 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 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上一篇:专家建议餐后使用牙线 每年定期洗牙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下一篇:肠道不健康引来一身病 请马上改掉这五个习惯 | 
        
      
        |   |